阳春岗美轮水的谢氏宗祠
图片摄于阳春岗美轮水的谢氏宗祠。谢姓人在明朝嘉靖时由阳江县迁居至阳春县岗美李堡轮水河畔建村,宗族盛于两县相邻双捷、岗美各村,在轮水有明朝古建筑谢氏宗祠,在永宁建有明万历年间分支的谢国华公祠,在圭岗圩建有谢氏联宗的“惠连谢公祠”,是奉祀东晋朝远祖谢惠连的。谢氏名人在阳春以康熙进士谢仲坃为官“清正廉洁”为荣,是阳春历史二千年荣入《国史》《循吏传》的第一人。
谢姓起源于商朝伯夷的后代,周武王封于“谢”(河南省唐河县)。周宣王封舅于“谢”。后来谢姓繁盛于陈留郡(今河南省开封)。东晋时,谢安与王导共同辅佐晋元帝偏安于南京建康。北方的苻坚自立为“秦皇帝”,派其弟统帅北方八十万大军征伐东晋,声称“投鞭足以断流”。谢安在南京东山(燕子矶)安祥地和客人下棋,对皇帝的使者送来“军情急报”只是微笑继续下棋。一会儿军报又到,谢安看报告之后大笑:“儿辈竞破贼矣!”后来他总结处理危急局势时,“镇之以静,群情自安”。
原来他接到苻融率大军南征情报时,正确分析苻坚的所谓“八十万大军”,是收集北方各民族首领心怀异志的疑军,他命侄儿谢玄、谢石领四万精兵,到淮河支流淝水南岸安营,在八公山上到处遍插旌旗,使北兵统帅看成“草木皆兵。”趁苻融领前军刚到,谢玄、谢石就下书挑战,说秦军百万,如从淝河北岸后退三里,晋兵过河决一死战。苻融以为自己兵多,晋军过河找死,遂下令后退三里。不料军中鲜卑族首领大呼:“秦军败了!”秦军如雪崩一般后退,各民族首领各自领兵散回原籍独立建国。谢玄、谢石、刘牢之领晋兵直冲秦国兵苻融的中军帐,杀苻融,强秦遂亡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以少胜多的“淝水之战”。
东晋朝一百多年都由王、谢后代执政,建住宅于燕子矶旁乌衣巷。唐诗说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,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谢安后裔迁居福建、广东,明嘉靖,万历年间就繁衍于阳江双捷、阳春轮水和永宁。
1
2
3
4
5
6
7
8
9
原滋原味的乡村风情{:soso_e102:} 这种很有历史感。看着片子感觉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。。。 传统的风水林与风水塘仍保存很好! 好地方,LZ好拍摄。。。 kamhon 发表于 2011-8-26 20:01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传统的风水林与风水塘仍保存很好!
汉哥好眼力好知识啊。我竟不知风水林和风水塘之说 莲子 发表于 2011-8-27 09:52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汉哥好眼力好知识啊。我竟不知风水林和风水塘之说
其实在广东乡村都可以见到的,建村选址一定村后有林,村前有一个大水塘的,至少我新会老家就这样的。。。
页:
[1]